奧媒「維也納日報」(Wiener Zeitung)本(110)年3月9日報導,隨著新冠疫苗施打逐漸普遍,全球可望於2021年秋季進入後疫情時代,經濟復甦亦漸露曙光。惟根據歷史經驗,經濟大蕭條過後,通常伴隨而來是通貨膨脹,各國經濟學家對「通貨膨脹噩夢是否來臨?」爭論不休,而國際媒體亦對此議題多有報導。奧媒綜合歐盟及奧國智庫日前公布之2021/2022年通貨膨脹指數預測,以及奧國經濟學家對發生高通膨概率分析如下:
一、 2021及2022年通貨膨脹指數預測:
(一) 歐盟執委會對歐元區通膨預測:2021年1.4%,2022年1.3%。
(二) 奧地利央行(OeNB)對奧國通膨預測:2021年1.4%,2022年1.7%。
(三) 奧地利經濟研究所(Wifo)對奧國通膨預測:2021年1.5%,2022年1.6%。
(四) 高等研究所(IHS)對奧國通膨預測:2021年1.6%,2022年1.9%。
二、 Raiffeisen Bank International首席經濟分析師Peter Brezinschek表示:歐洲未來幾年無大幅通貨膨脹威脅,原因係全球化致使供應商及商品種類繁多、由於競爭激烈進而確保消費品價格穩定甚至下跌,此種現象平衡服務價格上漲趨勢,抑制通膨速度。B氏認為近來原油、能源及部分消費品價格上漲係2020年因新冠疫情跌價後之反彈,不應為長期趨勢。另國際糧食及原料價格上漲源自國際物流亂象,幾個月後相關物價應可漸趨平穩。
三、 奧地利央行首席經濟學家Doris Ritzberger-Gruenwald認為:未來幾年內歐洲每年通膨指數逾2%機率相當低。預估歐洲央行2021年仍將保持接近零利率政策,且工業及農業生產全球化的確亦有助於抑制物價。惟長期而言,若生產大國之人口紅利消退,社會進入老齡化而生產力減弱,則或許通膨壓力增大。
備註: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,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。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、正確,讀者如需運用,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