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到COVID-19的影響,大家越來越重視消毒殺菌的產品,如何創造出安全舒適無病菌的環境,已經成為時下最火熱的議題,其中不可或卻的要角,就是最先進的UVC LED。為了推展UVC LED於半導體產業的運用,外貿協會黃志芳董事長受邀出席10月29日「紫外線LED淨水設備(DWM1)啟動典禮暨產學合作發表會」,並由台塑集團福機裝(股)公司 王文潮董事長與宣冠(股)公司 高英隆董事長率領一級主管,與交通大學進行產學合作簽約儀式。
外貿協會黃志芳董事長致詞時表示,近年貿協積極推動台日企業合作,尤其台日雙方均有許多深具實力之隱形冠軍企業,貿協將持續推動國際合作,創造商機。宣冠(股)公司與交大合作投入綠色能源發展及國家病毒防疫設備開發,著眼於主要產品「紫外線LED淨水設備(DWM1)」,該技術來源為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赤崎勇教授與天野浩教授。藉由日本高端研發能力,負責前端磊晶及晶粒生產,台塑負責封裝及量產,結合交通大學建立整合平台,將台灣產、官、學、研整合,製造成本大幅降低,可將醫療級之病毒防疫及殺菌產品,擴展至工業及日常民生應用領域。
紫外線LED淨水設備(DWM1)其取紫外線波段為200nm至280nm的UV-C紫外線光,可直接破壞其生命中樞結構,使病毒、細菌及藻類立即死亡或喪失繁殖能力,達到即時除菌目的。UV,即Ultraviolet紫外線,為波長在10nm至400nm之間的電磁波,不同波段的UV又可劃分為:(1)UVA,其波長較長,介於320-400nm,可穿透雲層、玻璃進入室內及車內,可穿透至皮膚真皮層,會造成曬黑。(2)UVB,波長介於280-320nm,會被臭氧層所吸收,會引起曬傷及皮膚紅、腫、熱及痛,嚴重者還會起水泡或脫皮。(3)UVC,波長介於100-280nm,但由於200奈米以下的波長為真空紫外線,故可被空氣吸收,因此UVC可穿越大氣層的波長介於200-280nm,其波長越短、越危險,但又由於可被臭氧層所阻隔,只有少量會到達地球表面。
台灣是半導體及電子工業大國,電子產品製程中之水質是極為重要一環,如使用冷卻水專用除藻劑或是工業用漂白水等方式進行化學處理,不僅耗時、造成水資源汙染,且仍會週期性持續發生。若改以UV-C深紫外線光實施藻類曝光殺菌,安裝簡易且節能有效,除了不會造成水質二度汙染外,壽命長且無須長時間人力維護,可確保半導體製程設備的冷卻效率外,並減少因需清潔冷卻水系統而造成停機保養的時間。其實紫外線汞燈殺菌已使用多年,但此次台塑集團所合力開發的UVC LED使用壽命更長,功率更大波長精準殺菌,對環境更環保。
另外,台塑集團對節水節能的發展更是不遺餘力,自2009年起開始舉辦節水節能優良案例選拔發表會,積極鼓勵各廠主動研提各項節水節能方案,同時為了加強與學術界合作提升改善效益,自2016年度起移師至台灣頂尖大學舉辦,並廣邀產業界與會,分享台塑企業在節水節能之成果,期能拋磚引玉促進台灣產業界循環經濟。